在线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400-081-5888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工作日 9:00-18:00)

社保计算器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人资产业的机遇、挑战与方向
2021-03-10 10:11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2020年工作成绩、“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在全球疫情仍有反复与经济下行的双重背景下,国家政策的基本方向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为此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同时,会“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各项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稳定向上的政策将会继续强化。

  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从报告中35 次出现“就业”一词,到将小微企业减税进行到底的决心,再到各项扩大内需的宏观指导,对人力资源产业将带来积极作用,未来人力资源产业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

  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 15 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 100 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各地要把减税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

政策解析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的进一步提升。2020 年 10 月 19 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8765 号建议的答复》:“自然人能否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 10 万元以下免税政策,需要根据其业务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按照上述规定,自然人持续开展经营业务的,如办理了税务登记,并选择按期纳税,履行按期申报纳税义务,则可以按规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税政策;自然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如未办理税务登记,或只选择了按次纳税,则应按规定享受按次纳税的起征点政策。”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小规模纳税人”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细胞,企业活则经济兴,继续减税免税,不仅为企业提供生存基石,更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创造更多利税和就业。小微企业也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核心主体之一,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六保”力度持续加强

  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

  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降低就业门槛,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

政策解析

  就业再次成为工作重点,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强化和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作为人力资源保障的核心力量之一,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将在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政策,可以预测,从中央到地方将会从政策维度加强人力资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持续加强对灵活用工的支持力度。支持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对灵活就业给予社保补贴和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这四大措施来看,未来灵活用工的持续发展呈现常态化趋势,灵活用工人员的保障和合规性也将进一步提升。

  国家决定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将成为人力资源产业的重要板块,发展潜力巨大。

“扩大内需”挖掘潜力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政策解析

  在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报告重点指出,将扩大服务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其中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地位突出,在“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基调下,零售和餐饮将会陆续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

  现代服务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周期性用工特征,用工成本较高,因此灵活高效的人员调配机制将是服务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满足企业灵活用工需求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将会受到市场、资本与国家政策的多方支持。

本文原创发布于金柚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