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的就业数据,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6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综合看,今年“稳就业”工作的“上半场”平稳有序。
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的首位,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为稳定形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良好的就业局势也得益于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量大,拥有丰富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纵深,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成为拉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新引擎。同时,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为中小企业减负,间接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的增加直接刺激了劳动力市场的活跃性,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另外,在整个就业环境中,愈加丰富、体系化的就业形式也进一步加强了“稳就业”。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动能转换,企业用工需求也随之发生一定转变,传统的标准用工模式逐渐被革新,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岗位外包等多种用工关系为一体的多元用工模式,来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以此降低人力成本,分散用工分险,聚焦核心竞争力。
灵活用工市场的迅速扩张也带动了灵活就业,更多的灵活性岗位出现,进入持续优化阶段。从职能上看,我国灵活用工的岗位起初是一些偏低端的服务性岗位,如商超促销员、连锁餐饮服务员等就职于服务行业的岗位。随着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灵活就业的岗位也逐渐由基础服务向科技型人才拓展,常见于企业项目制工作,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等内容。
从市场规模上看,在我国前三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其灵活用工业务营收占比过半。另外,更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切进来,以平台形式为企业和就业者之间搭建互通桥梁。国内知名“互联网+”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商金柚网,通过打造人力资源交互创新平台,将专业人才释放到市场上,再以互联网模式进行自由调配,不仅在宏观层面上有助于就业,更是做到人尽其用,为企业增加创新活力,为企业发展赋能。
实践证明,诸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一类的技术作用于人力资源,能够有效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就业形态更加完善,营造良好就业形势。“稳就业”的“下半场”已经开始,任务艰巨,仍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