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程序员,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师和贝斯手。”
“我是一名公关,也是一名小红书博主。”
当下很多年轻人不再只拥有单一职业,多重标签成为他们的特征,这群人被称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小明,记者/作家/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斜杠青年”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在互联网的巨大浪潮下,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也为“斜杠”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在这一背景下,年轻人不用靠拼家境、拼人脉,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实力和才华获得成功和价值实现。
在日前发布的《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中显示:约有8.2%的职场人拥有斜杠收入,各类职业中,设计、市场/公关/广告这类创意性岗位灵活就业的情况比较多,有斜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0%、12.4%,位居前两名;其次是运营和法务,有斜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6%、10.5%。部分职场“斜杠青年”表示,副业收入已超主业。
由此可见,“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不仅其自主、多元、有趣的生活方式深受年轻人追捧,它还可以为年轻人带来经济独立的条件。
然而,“斜杠”生涯虽好,但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关键需要年轻人慎重思量:
1. 做好本职工作且尚有余力是“斜杠”的前提条件
很多年轻人羡慕“斜杠青年”能够自主把控职业和生活,对于这种就业方式跃跃欲试。这样的心态会轻易造成年轻人陷入盲目和混乱中,导致“主业”自顾不暇,“副业”更是手忙脚乱,事事难成。不仅如此,在时间和精力都匮乏下坚持做“斜杠”,还会引发健康问题,最终得不偿失。正所谓商而优则仕,唱而优则演,下一领域开辟的前提,是第一领域做得足够出色。
2. “斜杠青年”是兴趣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
跨领域而为,兴趣一定是关键因素,也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利益为导向。事实上,在跨入一个新领域,尤其是在技能生疏的时候,需要有铁杵磨针的决心和意志,即使初期会处于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状态,只要有兴趣支撑,也会等到收获价值的一天。
3. 选择安全的渠道开启“斜杠”生涯
成为“斜杠青年”的渠道很多,通过熟人介绍、互联网招工平台等。互联网环境复杂,不乏虚假信息和钓鱼网站,若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求灵活就业信息,选择安全的平台至关重要。如今灵活就业趋势明显,国内崛起多家灵活用工平台型企业,连接灵活就业者和企业,比如国内专业的人力资源综合平台型企业金柚网,搭建起人力资源交互创新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优势,为灵活就业者建起一个安全、便捷的求职网络,帮助更多人实现“斜杠”生涯。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拥有时代赋予我们机遇和挑战,只有认清自己、勇于不断突破,生活才会对我们报之以歌。那时,你会发现诗就是生活,远方就在眼前。